若你有信用卡,我想十之八九都接過來自發卡銀行的保險銷售電話。
保險銷售員打電話來時總是親切地問:「請問您是否有一分鐘的時間?」我們心理上知道大事不妙,這鐵定是一通銷售電話,生氣有之,懊惱有之,想說這件麻煩事怎麼發生在我身上。大部分的人接到電話都義憤填膺的想要掛電話,但是真正開口說聲「我沒空」,掛掉電話的人,有多少呢?
我可以用電話銷售的經驗角度來總結:一百通電話裡面,會有約略七成的人選擇直接拒接,而剩下接起來電話的兩三成,只有四五位會真正掛掉,剩下二十多位都會至少聽完三分鐘以上的產品基礎介紹,即便他們理應連聽都不想聽。
也就是說,100 通電話裡面,真正會直接拒絕對方並且終止流程的只有 5%。有 20% 上下的人是想要離開現場,但最後還是在拉拉扯扯之中聽完的。
狠不下心拒絕的人數,是斬釘截鐵拒絕人數的四倍。
我們都希望自己能夠乾脆利落的拒絕他人,然而付諸行動時,拒絕並不是這麼普遍與這麼容易的事情。這是怎麼回事呢?
🔥 我全都要!是 Meta 倫敦 PJM 也是人文商業 《喬記洋行》 電子報喬老闆的 Estelle
#豐才職涯 Emerald Talent 採訪喬老闆的 Podcast 單集已經上線囉!
🎧 現在就點開 Apple Podcast、Spotify、KKBOX 收聽我精彩的職涯故事!
業務的「拒絕否定」策略
上述的例子雖然並不能說極端精準,但是是我在花旗當儲備幹部(Management Associate)去電話保險部門輪調時,每天電話 250 通,上線約莫 20 天,總計 5000 通電話裡我的體感經驗。
各位可能想說,平平一個儲備幹部,怎麼會被要求要去電話保險部門拉保險?
這是當時花旗的訓練機制之一,一方面是測試該儲備幹部是否有業務長才,或許能夠成為未來的業務領導人;一方面是讓儲備幹部透過實戰,設身處地理解業務的難處與眉角,避免未來推動專案時打高空,才能真正有效挖掘出流程優化與使用者痛點的機會。
雖然經過這段訓練後,我認知到我並非電話業務長才,但當時這段經驗反倒給了我很多其他面向上的啟發——比如「拒絕」,看起來輕鬆寫意,實則是隱藏在組織管理與溝通策略裡一個非常底層的關鍵議題。
為什麼我們這麼難拒絕電話業務的請求,要他們停止推銷?
要得到這個答案,先讓我們轉換視點,從「客戶」視點挪移到「業務」視點——花旗業務部門當時對所有業務做的第一個重要訓練,叫做「拒絕否定」,亦即,不管客戶在初次回答時說了什麼,嚴正拒絕(Hard No)或是委婉拒絕(Soft No),一律先用轉折語銜接之後,直接進到下一個銷售話術。
讓我們用對話來當作範例來模擬一下這個情境:
業務:您好,請問您是都敏俊嗎?我是喬老闆,編號 012345,為了回饋優質客戶,特別有個優惠想要告訴您,可以讓我花三分鐘的時間為您簡介嗎?
除了極少數直接答應這個請求的客戶,大多數台灣客戶通常會怎麼回答呢?
客戶 A:不好意思,我現在很忙,不方便接電話。可以晚一點嗎?
客戶 B:我目前沒有這個需要噢,你可以寄資料給我看,我考慮一下。
客戶 C:你這是什麼優惠?信用卡還是保險推銷嗎?
客戶 D:我沒有興趣欸,可以不要再打給我了嗎?
上述這些都只是範例,然而,可以看到大部分人的回答是非常具有轉圜餘地的,雖然有表達拒絕的意願,但是回答通常都很婉轉,要不用客觀條件不符合(比如客戶 A),要不用其他媒材打發(客戶 B),或是反問(客戶 C)。只有極少數會明確表達他不想要開啟這段對話,即便語氣上還是比較客氣的(客戶 D)。
但即便如此,業務在訓練上還是會想辦法用轉折語銜接,並且連下去,比如:
業務 A:我會用最簡短的方式介紹,絕對不耽誤您,給我一分鐘講解,好不好?
業務 B:您的重要權益,現在沒需要,之後考慮也不遲,讓我快速講解,好不好?
業務 C:您同意讓我講解,我就能夠跟您說更多細節,讓我快速簡介,好不好?
業務 D:還是讓我跟您說明多一點細節,可以讓您更確定是不是有興趣,好不好?
前一句還在承接客戶拒絕的關鍵字,後一句繼續回到銷售主軸。
為什麼業務會這樣死纏爛打呢?
背後當然有許多心理學與銷售的原因,但從中也可以觀察到非常文化面的面向:台灣文化裡的拒絕,決大部分都是 Soft No。而當拒絕是 Soft No,就有往前斡旋的空間,步步進逼到客戶的底線才算數。當時的業務訓練可謂是實務操作後的結果:大概約莫三次 Soft No 是多數台灣客戶的極限,因此上述這些拒絕否定也最多用三次;畢竟再繼續下去,或許等待業務的就是消保會客訴。
那這個 Soft No 的習慣,又是從哪裡來的呢?
The Yes Culture & No Culture
我是人到了法國之後,因為適應環境時遇到不少衝擊,才自我覺察到這整套 Soft No 背後是整個文化語境的置換。在法國,很多很難以置信的 Hard No 情境會在生活當中發生,而這些情境在台灣環境裡根本是聞所未聞:
Google Map 上面說一間甜點店是下午四點半關門,但是三點半到了現場,老闆拉下鐵門,表示今天做生意的額度已經夠了,堅決關店;知名(但搞笑)的《Emily In Paris》裡主角艾蜜莉與朋友明蒂去餐廳用餐,艾蜜莉不喜歡牛排的熟度,要服務員回饋廚師重做,因為她認為「The customer is always right.」,而明蒂直接打斷她:「No, the customer is never right.」這是法國廚師認為他能夠端出來最好的作品了,對於客戶的任何更動,這個文化將嚴正表示拒絕,並且認為客戶這個要求極度無禮。
這種「法式傲慢」之世界知名,我來自全世界的 MBA 同儕都極度不適應,日日在跟法國行政與高張的 Hard No 纏鬥。然而,在分享文化衝擊的經驗時,卻有一位美國同學,曾經提出非常深刻的洞見。她說:
我認為我作為一個美國人,在法國環境裡遇見最大的衝擊,是 Yes Culture 跟 No Culture 的衝突:在美國,當別人提出一個問題或是要求時,我們習慣先說「Yes」,然候才開始斡旋或是協調程度或是條件,所以我們會說:「沒問題,我可以幫忙,不過…」;但在法國,情況是完全相反的,法國人習慣先說「No」,然候才開始斡旋或是協調。
她咽了咽口水,繼續說:
然而,對於 Yes Culture 長大的人而言,剛開始的拒絕在我們心理上就好像關閉了協調的大門,我們被這些拒絕嚇壞了,愣在那裡,動也不動。但其實,這也不過就是法國人很明確表達意見的一種方法,反而因為習慣講 No,也很快知道他們協調上的底線。我在這過程當中漸漸把挫敗轉換成反問:為什麼那個自在講 No 的人,不是我?
她的分享非常恰如其分,那時候的我,也彷彿從中找到了答案——即便台灣與美國文化並不相同,但在別人提出需求的這個面向上,我也是在 Yes Culture 中長大的:我們習慣先委婉答應,花式說聲 Soft Yes,留下空間,然後逼不得已的時候才轉換成 Soft No,委婉拒絕,彷彿必須要走過整個行禮如儀的過程,才表達出足夠的溫和與謙讓,以及掃除自己拒絕他人時的歉疚感。
有些時刻,可能還更走火入魔一點:明明心中已經有 Hard No 的強烈意願,在文化語境裡,依舊要走完整套光譜挪移的過程,從 Soft No 開始——就正如同上述提及的電話銷售一樣。也造成了到最後,狠不下心拒絕的人數,是斬釘截鐵拒絕人數的四倍。
但是,正如同我美國同學的自我探問:為什麼那個自在講 No 的人,不是我呢?
如果我們在心裡重新用法國人的文化語境來思考:這也不過就是法國人很明確表達意見的一種方法,先告訴對方我對此的意願不高,但如果真的要談,還是可以協調。正因為法國的 No 並不帶表一切都沒有可能,但免除了走過整個迂迴繞道的推託過程,我反而學習到了與 No 更和諧的相處方式:不感到困窘,不感到罪惡,不感到無力,而所以更加自在。
明確的拒絕或許對雙方都好
那你問,這對業務來說,如果沒有這個拉拉扯扯的過程,不就代表沒有銷售空間了嗎?
如果我以當初坐在電話前面,每天打 250 通的角度來說,我得坦承說:扎扎實實講出 Hard No 的客戶,其實才是對業務來說有幫助的客戶。因為若心裡是 Hard No,但是開口說的是 Soft No ,反而會給業務錯覺,認為只要再往前推銷就可以成功。而業務因此重新約時間、重新講話術,但客戶是鐵鐵的 Hard No 時,其實是浪費了業務一次銷售的機會——業務可以把時間花在更有成交機會,真正的 Soft No 客戶身上。
你發現了嗎?
當客戶跟業務彼此客氣,以為不拒絕才是最有禮儀的做法,實則讓雙方都陷入不愉快的迴圈當中;當客戶跟業務彼此爽快,明確表達意願拒絕,直接進到下一輪,找到真正的成交機會,客戶也因此免除了不必要的購買行為,這才是雙贏局面。
果斷拒絕這件事反直覺的地方是:或許你以為是不好的,結果是最好的。
讓我來以下分享美國喜劇影集《NewsRadio》兩位商業夥伴求婚片段作結:
之後我將發布喬記洋行第一個工作坊:拒否工作坊(Rejection)的相關資訊,若你是付費訂閱,有興趣即可直接報名參加。若你是免費訂閱者,我也會釋出免費參與實驗工作坊(Pilot test)名額,以及未來正式工作坊的收費機制表。
而接下來的文章,也我們來從拒否這件事延伸出另外一個國際職場中的重要議題:如何面對他人的拒絕以及意見的回饋?(On Feedback)
Stay Classy!祝各位有個美好的一週!
🩵